时间:2022-09-10 18:44:55 | 浏览:624
莆田鞋,这次玩儿真的。
近日,福建莆田鞋业协会传出消息,“莆田鞋”集体商标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注册。
LOGO以鞋带为构图创意,勾勒出莆田两字的拼音首字母P和T两个字母。其中,P拔地而起,T向上而去,不仅表现出鞋的特征,或许也标志着,莆田鞋业从“莆田制造”向“莆田创造”改变的决心。
“莆田鞋”天猫产业大店也将在本月开业,原创新品或于此发售。
来源:莆田鞋业协会
而“莆田鞋”,与莆田鞋,这两者有着天然的区别:前者是正品鞋,后者则是“山寨”、“高仿”的代名词。
对于明白内情的人而言,“莆田鞋”与莆田鞋之间泾渭分明,但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辨别它们仍需要花费时间精力。
那么,莆田是如何走向山寨之路的?莆田鞋为什么这么有名?现在又为何要走向自主品牌之路?
01
起于草莽
先科普一下。所谓集体商标,即以协会、团体名义注册,专供组织成员在商业活动中使用。
类似的商标,有绍兴黄酒、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镇江香醋等,多是具有地域特色的产品。
而鞋业之于莆田,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2021年,莆田全市鞋产量为13.9亿双,占全国十分之一、全省三分之一,共4200多家鞋企,50万从业人员,产值达到1311亿元,超过全年GDP的六分之一。
来源:莆田统计局
有一个流传世界的说法:全球的耐克鞋,有三成是莆田“高仿鞋”。
也就是山寨鞋。
至于如何鉴定这些山寨鞋,时任莆田市市长的李建辉曾这样自嘲:
“有一个尴尬的笑话。如果你的耐克鞋穿两年就坏了,是真的耐克;如果穿三年才坏,那就是莆田做的。”
从上面这些说法,我们不仅可以看出莆田高仿鞋市场的发达,更能看出一个讽刺的事实:山寨鞋除了没有牌子,质量反而比正品好。
当然,莆田鞋能够把高仿鞋做到这种地步,并非一日之功。
远在明清时期,因为当地耕田贫瘠,为了填饱肚子,人们只好从事手工业,大量制鞋手艺人、鞋贩也由此而来。
改革开放后,由于东临台湾海峡,大量台商带来代工订单。也就是从此时开始,国际上众多大牌鞋商都将代工厂设在莆田,如巴黎世家、锐步、阿迪达斯、耐克等。乃至不少国内知名运动鞋品牌,也选择莆田代工厂进行贴牌加工。
代工的生意不好做,相当于工具人,鞋类代工则更惨。
一双名牌鞋,成本或许是100元,代工厂最多能赚10元,但贴牌包装好,卖到市面上,一两千元也有人抢着买。
有人曾统计,代工高端鞋利润率为15%—20%,中端10%—15%,低端8%—12%,而仿冒鞋的利润可以达到代加工的三倍。
何苦为他人做嫁衣呢?在利润的驱使下,“仿冒”成了转型成本低且暴利的捷径。80年代开始,一批小作坊诞生在莆田,依傍正规代工厂而生。
每当正品鞋出现新款,他们就贿赂工厂里的工人,把样品鞋和图纸弄到手,再找内行的人把每一个零件都拆开一一仿造。
圈内话叫“解构”。
在那个年代,仿制正版鞋还是很难的,即便做出来,买家一上脚就能很快辨认出来。直到千禧年后,仿真度才迅速提高。直到现在,某些商家甚至只凭借一段广告片,连图纸都不需要,居然能在正品代工厂之前就把高仿鞋做出来。
他们并非是突然掌握了啥核心科技。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仅仅是正品鞋的核心技术在面世后长时间没有改进。
以耐克为例,Air Max、Air Zoom、Shox这三个核心气垫技术阶段,都诞生于90年代,过了这么多年,对业内人来说早已不是秘密。至于其他零部件,就更不在话下。
正如莆田高仿产业链中流传着的一句话:让全世界都穿得起名牌。
怀揣着这一伟大愿望的从业者被称为“阿冒”,假冒的冒。他们卖出的每一双鞋都是假的,但挣来的钱却真的。
02
兴于国潮
不必讳言,在中国制造业几十年的发展进程中,山寨式的路子在许多行业都一度颇为流行。
在世界范围内同样如此。举一个鲜少人知的例子,如日中天的耐克,在创业初期,也不过是日本品牌鬼冢虎的代理商。
仅以莆田鞋而言,它其实也是中国鞋类产业发展史上,一种必需的畸形产物。
国外的品牌方在吃肉,国内的代工厂兢兢业业喝口汤,还得看其脸色。但不管怎么说,在长期的代工中,这些代工厂逐渐掌握了大量技术,并开始有自己吃肉的野心。
1985年,摆在国内众多鞋厂面前就有两条路:
1.走向前台自己做品牌,和外国品牌竞争;2.继续处在幕后,直接山寨代工产品。
莆田选择了第二种。
因为摆在眼前的就是现成的流水线和设计,能躺着赚钱干嘛要累死累活?我不要知名度,我只要快钱,挖资本主义的墙角,痛饮资本眼泪。
这种想法在当时是合情的,市场也回报了他们:莆田的高仿鞋产业带动了整个城市的发展,解决了几十万人的就业问题。
没有利益,哪来的成本研发成熟的技术,打造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常年为国际品牌代工,莆田积累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制鞋专家,即使开发制作复杂、需要高级工艺的鞋款也并非难事。
而这么多年,莆田鞋之所以能活得不错的原因无非两个:
1. 国外的品牌不思进取和放任自由;2. 品牌方赤裸裸地割韭菜。
穿山寨鞋确实不是一件好事,但是销量说明消费者是非常现实的。抠门是人类的天性,喜欢鞋子又不喜欢多掏钱全世界人民都一样,白嫖才能真正的快乐。
直到现在,开始注册自己的商标,这不单是在市场竞争中活出了自信,还因为历经五十年沉浮的国产体育品牌,上位大逆转终于姗姗来迟。
在运动服饰领域,中国头部玩家最近两年逐渐占据C位。《华尔街日报》也忍不住下场提醒:耐克、阿迪当心被中国玩家超越。
从财报来看,去年四季度,耐克中国区营收同比大跌24%,阿迪达斯21年Q2、Q3在华销售额也分别下滑16%、15%。
反观国产品牌,特步、李宁、安踏在2021年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7.1%、136%、50%。
耐克鞋类供应商数量逐步减少,来源:德邦研究所
过去30年,传统制造业完成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蜕变,在时下正兴的国潮热中,则是实现弯道超车的大好时机。
《2021国潮搜索大数据》显示,中国品牌的关注度从2016年的45%提升至2021年的75%。其中90后、00后的群体占比超过一半。
再从地域上看,不同于曾经一线城市作为消费高地,二三线城市的订单量占39%,超过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之和,成为国货崛起的新动能。
也就是说,谁能掌握下沉市场,尤其是其中的年轻人,谁就能拿下未来增长的基本盘。就这一项来看,全域覆盖、高性价的国产品牌,明显优于国外大牌。
而本就以低价、高质而闻名的莆田鞋,在实现品牌化后,或许能在属于自己的这个市场,更加如鱼得水?
自此之后,成为有商标、有原创、有品质的“三好青年”。
03
“我”杀死我
《武林外传》中,吕秀才曾质问姬无命:
你是谁,姬无命吗?不,这只是一个代号,你可以叫姬无命,我也可以叫姬无命,他们都可以。那把这个代号拿掉呢?你又是谁?
同样,莆田鞋也只是一个代号——被高仿鞋抹得乌漆嘛黑的代号。
所以对莆田鞋而言,如今最大的诉求,就是洗白。
而最好的洗白手段,就是做品牌、上市。
“莆田鞋”集体商标获批,无疑是莆田鞋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契机。但在品牌已经接近饱和的成熟市场中,想要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并非易事。
在暗地里走惯了的人,早就对阳光有天然的恐惧。
虽然顶着共同的名头,但对4000家大大小小的莆田鞋企而言,既有激烈的内部竞争,也有友好的合作共赢,更有如蚂蟥一般的存在,在阴影下贪婪吸血。
众所周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莆田鞋积累的口碑资产,大多是负面的——总与“假冒”、“仿造”挂钩。
当地鞋企很早就尝试过在拓展电商渠道的同时,创立自有品牌,但投入成本太高、孵化难度过大,再加上起步晚,效果微乎其微。
技术、产能、供应链、政策扶持,莆田都不缺,他们最缺的是营销和设计。
不过就算如今成功注册商标,也不能代表一个品牌完全崛起,更需要从战略高度做好品牌培育。
牵一发而动全身,从生产型转为品牌型是一个长期工程。
品牌分为三个层次,企业品牌、地域品牌、和国家品牌,后者是前两者的基础:一个地方乃至国家拥有具影响力的企业品牌越多,其本身的知名度就越高。
很显然,因为缺乏足够的领头品牌,“莆田鞋”与各色莆田鞋之间,尚未形成这种良性的价值。
至少得付出实际行动,否则具有创新力的鞋企还没有冒出头,就被淹没在假货的阴影中。
据莆田鞋业协会介绍,创建集体商标旨在提升影响力和整合产业供应链,打造“1+N”的“莆田鞋”品牌生态——在打造区域性品牌的同时,帮助各个鞋企孵化自主品牌。
政策方面,多年来,为了摘掉“假鞋之都”的帽子,莆田市政府对制假售假的打击力度不断提升。仅去年3·15期间,莆田市市场监管局展开集中销毁活动,便焚烧了47000双高仿成品鞋。
“莆田鞋”品牌公司负责人也在微博上说道,“从产品设计上重塑‘莆田鞋’这个区域性品牌的DNA。希望大家放下偏见,给莆田鞋一个机会,给中国良心产品一个机会。”
想摘掉外界的有色眼镜,一两年的努力不够,一个协会的影响不够,一个商标的效果更不够。当莆田鞋真正被打造成“莆田鞋”,兼具高质量与品牌力,或许还需要一个年代的时间。
只有这样,“莆田鞋”才能杀死莆田鞋。
有朝一日,莆田,能否诞生出真正的国货之光?
9月8日上午2022年莆田市中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竞赛总决赛在莆田第二中学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莆田擢英中学获得一等奖莆田砺青中学获得二等奖莆田第六中学、莆田第十中学获得三等奖此次活动由中共莆田市委网信办、莆田市教育局主办,旨在全面推进全市中学生
【用荔枝做的灯笼,愿它驱散莆田的疫情|来自网络】 这个被莆田系带到沟里的城市,其实是有着妈祖的大爱,和少林的修行之地。在这种“矛盾”的背后,是这座城市在时代发展中所面临的无法回避的困境。但在我们看来,这种源远流长的文化,才是莆田最大的价值,
摄影/辛晓彤文|《财经》记者辛晓彤编辑|余乐余国民还记得莆田安福电商城最热闹的时候。安福电商城曾经是莆田的“假鞋批发中心”,数以万计的仿冒鞋从这里发往全球各地。2004年《福建日报》曾称“6双耐克鞋有1双莆田产”。
3月29日,莆田鞋业协会宣布,「莆田鞋」集体商标已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成功注册,由国企莆田名品品牌管理公司负责营销推广工作。封面图 | 《岁月神偷》剧照文|风马牛 (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你会买莆田鞋吗。
目前,莆田市共有4200多家鞋企、50万从业人员,产值超千亿元,年产鞋13亿双,占全国产量的近十分之一。眼下,莆田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品牌培育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动自有品牌企业做大规模、。来源:中国经济网鞋业是莆田市重要的支柱产业。
8月26日,达芙妮国际开盘大跌。达芙妮国际在公告中宣布,将彻底退出中高档品牌的实体零售业务(包括中国大陆及台湾)。众所周知,达芙妮早期主要工厂设立在福建莆田。上个世纪80年代,机缘巧合下,锐步将
3月29日,莆田鞋业协会宣布,“莆田鞋”集体商标已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成功注册,由国企莆田名品品牌管理公司负责营销推广工作。早在去年11月,莆田鞋业协会秘书长就表示:“莆田鞋”集体。文 | 毛洪涛你会买莆田鞋吗。
世界上只有三种鞋:真鞋、假鞋和莆田鞋,而其中最受欢迎的还属莆田鞋。说实话,之前一直看不起那些穿莆田鞋的人,也不是因为正品清洁作祟,就是觉得穿莆田鞋很没品。但自从因为那次手头紧买了一双莆田鞋,穿了一次之后就再也没买过正品鞋了上,只因为这3点原
来源:中国青年报“莆田鞋”有了集体商标,你买不买 “你知道莆田鞋吗”,问到这个问题,接受采访的年轻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人说,高仿鞋;有人说,便宜质量好;还有人说:“它不开胶,我知道了,买到假的了。”这是一条名为《莆田鞋,来真的》的短视频中
在年轻人群体中更是出现了一个这样的现象:买耐克、阿迪的人越来越少了,却喜欢上了“莆田鞋”,这是为什么呢。近两年,球鞋圈并不平静,炒鞋风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各种“天价鞋”满天飞,目前正品鞋与莆田鞋的较量也愈发激烈。
曾经“假鞋”“高仿鞋”代名词的“莆田鞋”,正在努力甩掉山寨标签。红星资本局了解到,近日,“莆田鞋图形”集体商标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成功注册。在“莆田鞋”的图形商标里,一根鞋带为主体,串起了“莆田”拼音的首字母“PT”。
撰文/张可心编辑/杨洁在不少消费者的认知中,福建莆田常常和两样生意挂钩:一个是莆田系医院,另外一个则是莆田鞋企。造鞋是莆田的支柱产业。根据莆田鞋业协会的数据,目前莆田全市共有4000多家鞋企、50万名从业人员,产值超千亿元,年产鞋1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覃澈)9月1日,首款带有莆田鞋集体商标的授权原创新品——“超火异形鞋”上线电商平台,标志着莆田鞋业正式进入“原创品牌”时代。据公开资料显示,该款鞋是由首批获得“莆田鞋”集体商标之一的“超火鞋业”原创设计生产。据超火鞋
因此在网上有人戏称,这里的假鞋,和丹阳的眼镜、南通的床品4件套、华强北的手机,合称中国假货“F4”。在莆田,有一个传说,说是国内市场上10双假鞋里,就有9双是从这里发货。全球每3双耐克鞋中,便有一双是来自这里的仿品。
正解局出品“莆田鞋”的名气很大。有一种说法,全球每3双耐克鞋中,就有一双是莆田的高仿货。前段时间,莆田申请了鞋业集体商标——“莆田鞋”。